佛山日报讯 记者黎俏婷 通讯员陈镇寰报道:4月1日,南海区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动员部署会,解读并审议通过了有关实施方案、宣传工作方案,对全区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和推进。
近年来,南海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如西樵山水下采石场遗址入选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名单。目前,南海区已认定和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391处,其中不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普查将全面提升南海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为文化强区建设蓄势赋能。
根据实施方案,南海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范围为全区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共6个类别、63个细分类别。
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刘夏远介绍,当前第一阶段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已成立了区级普查机构、编制普查相关方案、整理文物普查线索。下一阶段将开展高标准组建普查队伍、落实普查培训、全面开展实地调查、全面强化数据质量管控等工作。
南海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强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做好本次文物普查的各项工作,把文化家底摸清楚,把南海历史讲清楚,让全区上下更有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同时,提出保底线、保进度、保质量、保队伍、保经费“五个确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