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铁证如山

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成员名册首次被公开

这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公开的《关东军化学部留守名簿》(8月13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哈尔滨8月15日电 在“8·15”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向社会公布了《关东军化学部留守名簿》,其中包含这个部队414名成员的真实姓名和个人信息。这是我国首次公开关东军化学部成员信息,为开展日本化学战历史及战后影响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持。

  关东军化学部是1939年5月11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设立的,又名“满洲第五一六部队”,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这个部队主要研制一系列毒剂,包括芥子气、路易氏气、氯酸瓦斯等,并应用于实战。

  据了解,这个名簿原藏于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转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研究团队在赴日本跨国取证过程中发现的,经过多方努力,于2021年4月获得。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介绍,这份档案的形成时间约为1945年,共计237页,详细记载了414名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役种、兵种等,及其亲属住所、关系等信息,暴露出第五一六部队整体规模、人员构成、职级等级等基本史实。

  “日本实施化学战与实施细菌战一样,都是自上而下的有预谋、有组织、成体系的国家犯罪,违背国际道义和人类良知。”金成民说,经研究发现,第五一六部队人员并不是原来宣称的250人,可查人数达414人,其核心成员是高级军官,专业人员来自医学学校、陆军医院等,人员构成级别之高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特殊性。

  金成民表示,这份档案是研究二战期间日本发动化学战、细菌战极为重要的核心档案,也是日本关东军化学部在侵华期间所犯罪行的铁证。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第A0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04版:文明佛山
   第A05版:文明佛山
   第A06版:文化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时事
铭记历史 追忆先烈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将于9月1日开学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成员名册首次被公开
中国东北“万人坑”揭露侵华日军“以人换煤”罪行
敦促日方认真汲取历史教训 彻底同军国主义切割
关于换发中国民生银行佛山禅城支行《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关于TD2022(GM)WP0004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文昌路以东、怡乐路以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拍卖的第二次补充公告
规划调整公示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