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T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民校面临调整 公办迎来机遇

  

  在一系列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的政策要求下,一批佛山优质的“公参民”学校在2022年招生季节来临之前纷纷转为公办。有教育专家表示,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的民办学校转为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迎来调整期,对于我市多数公办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再次出发的机遇,将推动佛山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文/佛山日报记者苏宏堃、邹婷婷 制图/黄国鸿

  

  佛山至少16所民校官宣转公

  

  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如继续作为民校办学,须切割与公办学校在校名、教师、财务、招生、行政、办学等方面的关系。

  在佛山,“民转公”学校大多为此前社会关注度颇高的优质民校,截至目前,全市已至少有16所民校官宣转公。包括:佛山市华英学校、南实四大校区(含南实本部、映月校区、灯湖校区和桂外校区)、佛山市实验学校、罗村实验小学、大沥实验小学、顺德京师励耘实验学校、杏坛实验学校、陈村三龙湾学校(暂定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顺德美的学校(暂定名)、顺德容桂实验学校、顺德勒流育贤实验学校、高明沧江中学、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等。

  根据各校发布的相关公告,转公之后,学校均执行公办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制度。如佛山市华英学校、南海实验中学明确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所有在校学生不再收取学费。学校办学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这意味着,在校和今后入学的学生每年不用再交纳高额学费,在满足了老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一部分需求外,还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转公后,这些学校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如沧江中学附属小学,学校转为公办后,现有教职工(含编制教师、校聘教师、临聘教师)工资福利标准不变,纳入财政预算予以解决,充分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在顺德勒流育贤实验学校,有关部门将对学校“民转公”期间的老师进行政审、资审、考核,通过的教师人员予以固化,并安排工作岗位,对于学校固化名单的教师,其工资待遇按照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标准执行。此外,育贤学校“民转公”后的教师队伍管理,将严格参照在编教师的常规和考评管理制度执行。这就意味着,学校转公办后,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等依然保持优质。

  

  转公后学校招生将有这三种方式

  

  “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后,家长最为关注的就是学校如何招生。一般来说,转为公办后意味着将按照公办学校的招生模式去招生,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转公后的学校将会以三种招生方式:一是划分片区,就近入学;二是摇号,这种适用于热门学校或者符合报名条件人数多的学校,如顺德一中西南学校和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等;三是片区划分+摇号。不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招生采用摇号的形式,与“就近入学”是否相冲突,该人士表示,民办摇号与公办摇号有所不同,民办摇号的范围应该会更广,公办则仍然是户籍生范围内的摇号。

  记者通过梳理转公学校的招生计划了解到,目前,这些学校多数采用片区划分+摇号方式招生录取。如沧江中学附属小学,学校招生对象只面向有荷城街道户籍户口的户籍生、荷城街道的房产户籍生和优待生。在录取上,报名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的高明区荷城街道学区户籍生、荷城街道房产户籍生和优待生将按同批次录取。根据实际报名人数情况,如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时,将直接录取;多于招生计划数时,将通过抽签摇号的形式决定录取名单。

  勒流育贤实验学校转公后,小学招生也纳入公办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管理,计划招生6个班共270人。其中在勒流居委会镇面户籍生(包括百丈社区)范围内招生4个班180个学位;在全勒流街道户籍生(勒流居委会镇面户籍除外)等范围内招生2个班90个学位,报名人数超过学位数时摇号录取。

  在南海实验中学,该校初中部(校本部和映月校区)招收初一新生1125人,小学部(灯湖校区和桂外校区)招收小一新生400人。在录取方式上,学校针对“校外区内”小学生源,符合报名条件的桂江小学、灯湖小学、灯湖三小、灯湖六小四校入学地段户籍生先按规定在“区招生平台”正常报读户籍地所属公办小学,同时可在“区招生平台”弹出的“南海实验中学灯湖校区(原实小)”及“南海实验中学桂外校区”两个志愿中,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志愿报名。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则摇号录取。

  而对于初中生源,符合报名条件的申请人在“区招生平台”设置的报读选项中的“南海实验学校”(区直属学校,位于丹灶)、“南海实验中学本部”及“南海实验中学映月校区”三个选项中,只能三选一填报志愿。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多于学校某个校区的招生学位数时,则由学校依据招生批次和顺序依次录取,如上一批次人数已经录满,则不再往下一批次招录,同一批次报名人数多于剩余学位数,则采取摇珠方式进行录取,额满即止。

  

  优质均衡教育再布局

  

  “公参民”学校转公,对未来佛山教育格局有什么影响?一名多年从事民办教育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再到《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每一个政策都是前一个政策的细化和具体落实,措辞和要求也越来越严。“从国家层面的新政出台,到地方层面的政策落地很快,接下来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势必会迎来一个调整期,后续发展有待观望。”该人士说,而对于我市多数公办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再次出发的机遇。

  “公参民”学校的回归也是责任的回归。近年来,无论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还是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招生100%摇号,无论是“公参民”转公办,还是“双减”政策落地,都不难看出,国家破解教育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态度非常坚决。

  与此相应,《佛山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着重推动教育“双减”改革、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改革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和群体教育发展差距;构建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名学生都有好教师、全市教育拥有好生态、每个孩子都有好未来)。

  沧江中学校长谢善维表示:“沧江中学转公后,将会继续保持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保持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的稳定。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对学校的支持也是稳定的。今后,沧江中学仍然作为高明区领航学校来打造,充分发挥学校示范引领和品牌辐射作用。”

  “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公参民’学校转公办不仅是惠民的好事,也体现了政府的担当,将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保证教育公平。”他说。

  

  部分“民转公”学校最新招生动态

  

  佛山市华英学校

  

  今年,佛山市华英学校招生服务片区范围继续按照“面向禅城、兼顾全市”的原则分比例划定,学校招生计划55%面向禅城区招生,纳入禅城区公办学校招生工作统筹管理,45%面向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四区和市、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各类教育优待对象子女招生,其中市、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各类教育优待对象子女招生数不高于学校招生总计划的15%。具体招生方案另行制定。

  

  南海实验中学

  

  根据该校2022年招生方案,南海实验中学校本部、映月校区只招初一新生,南海实验中学灯湖校区、桂外校区只招小一校生。小学部毕业生享有直升初中部资格,今年3月31日后转学插班到南海实验中学小学部其他年级的学生不具有直升资格,明年起小学部一年级新生毕业时不再具有直升资格。

  在招生人数上,南海实验中学初中部(校本部和映月校区)招收初一新生1125人,南海实验中学小学部(灯湖校区和桂外校区)招收小一新生400人。其中,南海实验中学灯湖校区(原实小)将就近招收户籍生超负荷区域,包括(桂江小学、灯湖小学、灯湖三小、灯湖六小四校)的桂城街道户籍生,指2022年4月8日前(含4月8日当天)拥有上述四校入学地段户籍的新生。而南海实验中学桂外校区可招收桂城街道户籍生,指2022年4月8日前(含4月8日当天)拥有桂城街道户籍的新生。

  对于直升问题,初中部(南海实验中学本部、南海实验中学映月校区)直升规则为:符合直升条件的小学部毕业生填报直升意向享有直升初中部资格,学校依据小学部审核后的直升人数占当年招生人数比例确定2个校区直升名额,通过摇号方式确定直升校区。不符合直升条件的小学部毕业生可按时回户籍报读公办初中或根据自身条件选报其他学校。如果符合规定条件也可参加南海实验中学面向“校外区内”招生。

  

  京师励耘实验学校

  

  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将从2022年9月1日起作为顺德区属公办学校办学。根据顺德教育发布的公告,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京师励耘实验学校执行公办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所有在校学生不再收取学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按规定收取。学校办学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京师励耘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学校小学招生计划为8个班360人,初中招生计划为16个班800人。报读顺德区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小学一年级的,应为具有顺德户籍的适龄儿童。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由区教育局按照“面向全区,兼顾属地”原则,采取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录取。值得关注的是,根据顺德区教育局安排,学校将适当提高初中一年级通过摇号方式招收大良户籍或大良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其新增比例不得高于大良学籍生占顺德全区小学应届毕业生的比例。

  

  大沥实验小学

  

  大沥实验小学今年将招收8个教学班。这是学校转公后首次招生,依照公办学校招生类别和批次分别是户籍生、政借生、积分生,分五个批次。

  第一批次:凤池社区的适龄户籍生。第二批次:大沥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符合以下对口直升条件的学童:2021年3月31日(含)前已在读的小班以上幼儿在该园毕业时可直升大沥实验小学。即执行原市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方案,并按文件该批次招生截至2023年,详见《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佛山市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第三批次:大沥镇内户籍生(凤池社区户籍生除外)。第四批次:符合大沥镇公办学校招生条件的政策性借读生。第五批次:符合大沥镇公办学校招生条件的普通借读生(积分生)。

  上述五个批次,需视学位情况安排,如果本批次全部安排后仍有剩余学位,则安排下一批次的学生,如果本批次人数多于剩余学位数,则本批次通过摇号派位,派完为止,不再招收下一批次的学生。未获得该校学位的,可返回户籍地或政策性借读所属的学校就读。

  

  罗村实验小学

  

  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罗村实验小学执行公办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所有在校学生不再收取学费;只收取经物价部门核定标准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收取住宿费和伙食费。2022年秋季该校一年级新生计划招收10个班450人,全部为寄宿生。

  根据招生对象,第一批:罗村中心小学学区和光明新城小学学区的户籍生,约占招生计划总人数的70%,共315人。其中,属于光明新城小学学区的户籍生,最多招收100人。第二批:罗村中心小学学区和光明新城小学学区以外的狮山镇户籍生,约占招生计划总人数的20%。第三批:具有狮山镇居住证,且符合政策性直招、特殊人才子女直招的学生,约占招生计划总人数的10%,最多招收45人。

  

  沧江中学附属小学

  

  沧江中学附属小学总招生计划为400人,招生计划15%(60人)的比例面向高层次人才子女招录,招生计划85%(340人)的比例面向符合条件学生招录。主要面向高明区荷城街道户籍学生、优待生、其父(或母)或法定监护人在荷城街道范围内获得住宅房产权证明的高明户籍学生。

  

  部分“民转公”学校名单

  

  禅城区

  

  佛山市华英学校

  佛山市实验学校

  

  南海区

  

  南海实验中学(含南实本部、映月校区、灯湖校区和桂外校区)

  罗村实验小学

  大沥实验小学

  

  顺德区

  

  京师励耘实验学校

  容桂实验学校

  陈村三龙湾学校

  华东附属顺德美的学校

  杏坛实验学校

  顺德勒流育贤实验学校

  顺控容桂学校

  

  高明区

  

  沧江中学

  沧江中学附属小学

  

  三水区

  

  西南中学

  三水中学附属初中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禅城观察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理论周刊新论
   第A08版:理论周刊个论
   第T01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2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3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4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5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6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7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8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民校面临调整 公办迎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