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T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读懂中考政策 审慎跨区择校

  

  文/佛山日报记者邹婷婷  制图/杨晓旋

  

  跨区报读民校,是往年不少家长为孩子做出的选择,但今年《佛山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民校原则上主要面向学校所在区招生,不再允许在统一招生环节开展跨区招生,只在补录环节允许符合条件的民校适当面向市内区外补录。

  学籍或户籍二选一应该以何种身份填报?跨区报读初中学校对未来中考录取有什么影响?有教育人士提醒,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跨区就读,或将对报考中考指标生计划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规划教育路线时,有必要提前了解中考政策,如若初中学校和目标高中在同一个区,学生报考目标高中更具优势。

  

  民办小升初报名 户籍学籍二选一

  

  今年的民校招生方案调整了跨区招生政策,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主要面向学校所在区招生。凡有意向参加民办义务教育各类招生录取的学生需在佛山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信息管理与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 “招生平台”)注册用户,根据所符合的报名条件选择报名所属区,以唯一身份报名。本市户籍或学籍小学毕业生报读初中的,选择户籍或学籍所在区报名。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适龄随迁子女,根据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条件选择报名所属区。

  这意味着,对于本市户籍、学籍不在同一区的小学毕业生而言,在讨论是否跨区报读民办学校前,先要确定自己以哪区身份来填报志愿。

  有教育界人士举例分析,假如学生学籍在顺德、户籍在南海,该生选择学籍身份,即以顺德区学生的身份报读民办学校,这时报读南海区的学校就属于跨区择校,面临竞争将更激烈;如果选择南海区户籍的身份,报读南海区的学校就属于本区择校,鉴于民校今年仅在补录环节允许适当跨区招生,摇中心仪民校的机会更多。

  “民校跨区招生受限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各区生源平衡,促进教育公平。在全民摇号和比例限制的情况下,摇上本区学校的概率或比摇上外区学校的概率更高,此时家长需要考虑把填报名额放在外区民校上是否值得。”南海一民校负责人说,如果对外区的目标学校十分向往,可以考虑跨区,但中考填报指标生名额会有所限制,保险起见,建议谨慎选择跨区。

  

  中考指标到校有讲究 审慎跨区填报

  

  那么,跨区就读民办初中对于未来升高中有无影响呢?记者了解到,选择跨区报读民办初中,三年后中考志愿填报会有不同的填报方式,尤其在享受指标到校资格上会有不同待遇,家长务必充分了解及考虑。

  所谓指标到校,即把优质高中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近年来,佛山指标到校的比例不断扩大至50%。根据2021年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佛山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普通高中指标生名额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

  例如,提前批的石门中学作为南海区属中学,若计划招生1000人,即500人面向全市招生,另外500人则以指标生的形式摊派到南海区各初中学校,按中考成绩和志愿填报顺序录取指标生名额内的学生,录取分数线或会大大降低。“此举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均衡公民办学校生源差距,届时中考指标生录取完成率或将达到100%。学生在公办学校或者竞争不大的民校,只要成绩排名靠前,就将享有入读优质高中的机会。”有初中学校负责人表示。

  按照往年情况,由于中考招生中有面向本区招生的计划,具有本市户籍跨区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选择学籍所在区的招生学校,或者选择户籍所在区的招生批次学校。但二者只能选其一。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小明的户籍属于南海区,被顺德区初中录取,那么初中学籍属于顺德区。届时在填报中考志愿时,小明可选择按照户籍地归入南海区,报考南海区面向本区招生的学校;或按照学籍地归入顺德区,报考顺德区面向本区招生的学校,两者二选一。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填报指标生名额的条件之一是具备本区初中学校完整三年学籍。因此,小明中考时如果选择按学籍归属填报志愿,则归入顺德区,可享受到顺德一中、顺德李兆基中学等区属高中的指标生名额;若按户籍归属填报志愿则归入南海区,但因为不具备南海区初中学校完整三年学籍,则既不能享受到户籍区区属高中指标生政策,也无法享受到学籍区区属高中指标生政策。此外,佛山一中指标生面向全市招生,不受跨区填报影响。

 
     标题导航
~~~统一招生环节不允许跨区招生,可填报志愿调整为最多2所
~~~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禅城观察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理论周刊新论
   第A08版:理论周刊个论
   第T01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2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3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4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5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6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7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第T08版:幼升小·小升初2022升学季特刊
今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有调整
读懂中考政策 审慎跨区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