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佛山要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如何构建具有佛山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4月12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建设广东省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积极探索佛山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可能。
发展数字农业 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创新
《意见》指出,佛山将加快建设高水平农业科研平台,安排资金支持建设涉农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水产、蔬菜、花卉等养殖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
在科技力量支撑下,佛山将推进优势产业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打造南方淡水鱼种业重要基地,鼓励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开展淡水水产遗传育种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佛山还将积极发展数字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探索建设优势农产品单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全面提升农业设施设备水平,发展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设施农业,大力推广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探索无人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
建设产业载体 推动现代渔业绿色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离不开产业载体建设。佛山将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载体,连片建设一批万亩、千亩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0家以上,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成国家级专业村5个以上、省级专业镇(村)55个以上,力争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渔业作为佛山农业支柱产业,全面推动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是佛山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意见》明确佛山将分类实施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建成超1000亩的省示范性美丽渔场8个以上,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个以上,推广应用高质量、零排放养殖模式,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佛山还将支持三水区建设以碧桂园万亩数字农业示范园为核心、水都食品饮料基地和渔业工贸产业园等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效能。
强化农业供给能力 力促佛山农业“走出去”
农业供给能力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果最直接的体现。佛山将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生猪年出栏量100万头以上,累计建成市级以上“菜篮子”基地超110家,建成工厂化大型生猪养殖园区5个以上,提升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信息化智慧化监管水平,构建重要农产品全过程溯源体系。
佛山将推进“预制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建设预制菜产业园3个以上,培育5家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预制菜”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超200亿元的现代农业+美食文旅产业集群。
佛山还将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加快“广东(里水)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建设,引进培育一批跨境农产品电商企业,打造RCEP农业贸易基地和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努力建设农业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
建设示范性农业公园 打造都市农业精品旅游线路
农业公园、农业旅游线路承担着现代都市农业休闲观光的功能。《意见》指出,佛山要建设特色都市农业公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绿韵水乡,力求将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
佛山将重点打造示范性农业公园,重点建设“禅乡渔歌”等示范性农业公园5个以上,推进现有30个农业公园扩面提质,新增建设产业经营为主、兼具多种功能的都市农业公园15个以上。
佛山还将系统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发展乡村美丽经济,统筹整合美丽乡村、古村落、红色资源、工业旅游示范点、粤菜美食等资源,创建国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打造具有标杆示范效应的都市农业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