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广州4月12日电 89岁的于德友是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的一位独居老人,因为平常不怎么出门,起初认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后来通过收看新闻了解了打疫苗的好处,但仍有顾虑,因为他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痛风等基础病,担心会有不良反应。
最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为于德友做了评估,告诉他可以接种疫苗,老人家终于吃下定心丸,前去接种疫苗。“我们老年人打疫苗不仅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不拖累家人。”于德友说。
自3月下旬以来,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持续开展“疫苗接种送到家门口”活动,组织多支接种小分队,深入辖内各居民小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筛查及新冠疫苗接种服务。9天内共有1200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了首针疫苗。
当前,奥密克戎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加强6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正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重点。
针对部分老年人对疫苗接种存在顾虑、对疫苗接种必要性认识不足、平常行动不便等问题,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加强宣传消除老年人接种顾虑,同时推出多项便民措施,方便老年人接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4月5日,中国已完成全程接种超12.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0.70%。相比之下,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平均水平。
广东省卫生部门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开展接种对象初筛、预约登记和健康宣教等工作,同时做好老年人基础病筛查,明确相关禁忌,让老年人在接种时心里更有底,提升老年人整体的接种意愿。
除广州外,中国其他地方也创新了多种方法,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在北京,海淀各街镇开展送“苗”进社区、全程陪护、附加健康服务;浙江多地提供免费接送服务,疫苗接种流动车下村进社区……
“一些省份在实际工作中,开拓了思路,创新了服务模式,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按程序完成预防接种。”雷正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