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任志耀 通讯员陈劲
7月4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机器人柔性技术与高质量产业发展论坛在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大楼举行。论坛上,佛山柔性机器人制造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今后将赋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此次论坛是在广东省科学院指导下,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与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旨在探讨智能机器人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加速推进相关成果在佛山落地转化,助力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佛山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制造业当家发挥重要科技支撑。
本次论坛汇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柔性技术与高质量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及创新实践等。现场还举行了佛山柔性机器人制造中心揭牌仪式。柔性机器人制造中心是由省科学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陈小平领衔的技术团队组建,吸引了国内外在机器人柔性操作领域的众多科学家及产业化团队。
在论坛上,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与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关企业与佛山柔性机器人制造中心签署协议,共同推进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应用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佛山的底色,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佛山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拥有98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均位居全国城市的第五位,其中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为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为机器人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经过多年来产学研创新协同努力,佛山机器人产业逐步建立起从关键零部件到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到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已成为佛山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515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实现工业机器人产量3.2万套,占全省的20%,同比增长40%,增长势头十分迅猛。依托机器人产业为千行百业赋能,佛山正在形成具有佛山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近年来,佛山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启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打出了一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实现数字化改造、智能化生产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改出了新的生产力,企业尝到了转型的甜头。目前全市已有四成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累计达到55家,省级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累计达到166家,累计应用机器人超过2.3万台,预计到2025年,力争全市八成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可以说,在佛山推动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是大有可为,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大有前景。
“本次论坛会场设在佛山制造业企业举行,众多机器人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佛山,充分说明专家对佛山和佛山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长梁达明表示,市科技局以及各级各部门将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产业应用场景,大力协同,以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当家,在新征程展现佛山更大作为。
“智能机器人柔性技术是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一个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将为加速佛山市和广东省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廖兵表示,省科学院将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与各方共同促进智能机器人柔性技术在家居、建材、纺织、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发挥市场优势牵引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释放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效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奋力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