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市自然资源局上线《民生直通车》

解读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扫码看视频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宋世伟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一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纲领,也是后续城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今年1月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对佛山未来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有何意义?3月18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周霞上线《民生直通车》访谈,回应社会关切。

  《规划》的正式批复,佛山的城市性质、未来发展定位和具体要求愈发明晰。国务院批复中明确表示,佛山市城市性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

  批复中还规定,到2035年,佛山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7.8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4.6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23.0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590.44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3.44亿立方米。

  批复要求佛山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纵深推进广佛同城化,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并提出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为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提供空间保障等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十项具体要求。

  周霞表示,国土空间规划不仅是关于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的规划,还涉及对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引导。比如其提出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除了要求佛山承担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时代使命外,也为佛山承载更高能级的城市功能、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重大利好。

  周霞指出,一座城市的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立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条控制线划定的科学基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通过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空间关系,形成源头保护的实体边界,明确资源环境保护底线和开发利用上限,只有这样以约束手段倒逼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实现一座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标题导航
李兆基博士生平展在顺德博物馆展出~~~
市自然资源局上线《民生直通车》~~~
佛企出品影片亮相第29届香港国际影视展广东馆~~~
~~~两地签署战略协议,推动粤澳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市总工会精准聚焦社会需求推出系列公益培训班~~~
顺德本土电影《左滩·芳菲年华》公映~~~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佛山智造 焕新引擎
   第A03版:经济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佛山50公里徙步
   第A06版:五区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健康周刊
缅怀先人 激励来者
解读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讲好佛山故事 推动湾区文化繁荣
《雄狮少年2》澳门展映
DeepSeek实战课受热捧
助力顺德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