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立韵 通讯员梁宇聪、丁健迪
图/通讯员梁宇聪
328人在百米“粽子长桌宴”上品长寿醋等三水非遗美食,而广西枕头粽、海南苗族粽等撩动味蕾也撩动乡愁;游客们高举酒杯,就着热气腾腾的烧烤一饮而尽……
端午假期,一连5天的乡村旅游文化节在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三水白坭三巷村举行,系列活动收获全网关注流量1500万,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并带动消费近800万元。对于列入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名单的白坭镇来说,这个数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古村,一下子成为收割流量的网红打卡点。我们不禁好奇,短短5个月,“百千万工程”是如何重塑了这个岭南古村,为其注入人文经济的新鲜活力?今年以来,三巷村频频出圈,它是怎么做到赚得了吆喝,留得住人气,做得成买卖?其佛山版“小乌村”的目标,是否未来可期?
重塑古村 打造旅游生态圈 发展人文经济
三巷村始建于南宋末年,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内有与西樵民乐窦同等形制的白坭窦,有明清时代修筑的石桥等,并称“三巷十古”。不过,2024年以前,到过三巷村的人不多,知道“三巷十古”的人更少。
当佛山以头号工程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巷村迎来了破圈而出的风口。
2024年元旦,白坭镇作为三水唯一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名单的镇,隆重发出“‘百千万’里,白坭等你”的约定,其中一个规划就是把三巷村对标乌镇乌村进行活化改造,以赓续岭南古村文脉与培育新消费场景为主线,开启一场深入肌理的古村嬗变工程。
4月,白坭镇对14个文旅项目作系统推介招商,进一步提出对三巷村增加特色民宿、餐饮、潮玩和文创等元素,将其打造成为岭南版的“小乌村”。与此同时,当地陆续推出一系列古风十足的旗袍、汉服打卡照,三巷村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频频露脸,古村人气足了,街唱、创意市集、电子竞技等元素也越来越多,“不是乌镇去不起,而是白坭三巷更有性价比”成为年轻人的接头暗号,并对佛山版“小乌村”这个梗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
“三巷十古”走出深闺,成功打入年轻人的社交圈。白坭镇趁势推出的1000万元文旅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也发挥强劲的助燃作用,一批拥有百万粉丝的抖音达人、探店博主等自媒体代表成为网络“坭”好推荐官,先后诞生了《万水千山总是情》《氹氹转》等文旅微短片,以及多个超百万流量的短视频。
为了把流量转化为留量,白坭镇把民俗文化、竞技赛事、文旅消费放在缺一不可的位置,以深嵌在古村里的岭南文化基因推动人文经济的繁荣。
其中一个做法,就是立足湾区,做好配套、做好周边、做好支撑,以三巷村为原点,构建“潮玩+非遗+乡村生态+乡土美食”旅游生态圈。三巷村与西江河鲜美食街、西江院子、粮食博物馆、五人龙舟文化博物馆等联动起来,游客游古村的同时,还能吃河鲜、品非遗。端午假期期间,白坭镇一连举办两场五人龙舟大赛,让游客近距离享受“水上马拉松”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举办了乡村旅游文化节,摆开长达百米、300多人参与的“粽子长桌宴”。
在经历了快餐式的消费旅游之后,人们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深度的文化体验上。如今,古村的生命力、关注度随着各类活动的铺开而提升。三巷村从小众的打卡宝藏地,正式走上面向大众的出圈之路。
久久为功 致广大而尽精微全力绘蓝图
“五一”期间,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白坭镇在三巷村“打造消费新场景,释放文旅新活力”的探索实践。对白坭镇来说,登上央视是一种肯定,人们关心的是,它所规划的“西江画廊,战新白坭”目标,将把这个示范镇带向何方?
从过去的5个月看,县域旅游正在崛起,三巷村之所以能成为宝藏村,在于两个可贵的特质,一个是整个文旅产业给人的松弛感,另一个是当地干部队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用心。
在当下,松弛感是一种稀缺品。白坭镇“西江画廊”的定位戳中了大家的需求痛点。不管是公园20分钟效应,还是来一场随心所欲的Country Walk,对新一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来说,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更追求放松身心的休闲模式,更希望体验本土文化和生活。
白坭镇的城市气质,一再深受行业细分领域领跑者的青睐。仅2024年以来,泰山原浆啤酒、百森椰汁等在各自领域具有领跑地位的企业,或在白坭投产,或签约落户白坭。百森椰汁项目负责人坦言,选择白坭是因为企业曾组建球队参加2023年佛山“西甲”,以及参加同年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五人龙舟大赛。这些赛事所激发、所呈现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与企业文化深度契合。
今年1月,三水区委明确提出要支持白坭创建全省典型镇示范,打造美丽圩镇标杆,厚植“新型储能+文旅文创”产业新优势。归根到底,是希望白坭镇坚定文旅活村,把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开拓一条从文化古镇向文旅名镇迈进的新路子;更希望白坭镇通过“百千万工程”推动文旅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吸引更多人才、投资。
重任在肩,这宛如扒一场当地盛行的“水上马拉松”,越是吃劲的时候越需要韧劲,越要激发干部队伍对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坚定信念。在挺进“百千万工程”,写活人文经济的征途上,白坭镇人人都是扒丁,不管是重仓新型储能赛道,再造一个产业新白坭;抑或进军文旅赛道,打造特色文创专业镇,全镇上下都是一条心、一股劲,交出踏石留痕、抓铁有印的答卷。
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巷村的出圈不是结果,而是一个文旅专业镇的开始。从最初的不怯于发出“‘百千万’里,白坭等你”的邀请,到这个端午假期不吝展示“尽情放‘粽’”“和快乐干杯”的小确幸,三巷村的火爆并非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