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文旅江湖风起,佛山靠什么出圈?

以节庆活动为强劲引擎,助推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去年,第十七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观赛,有效刺激了当地消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今年春节期间,游客在广东千古情景区与演员一同围圈起舞,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方智恒摄
今年春节期间,佛山岭南天地充满年味的装饰布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购物。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浩然摄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卢丽华

  

  近年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备受关注,成为大众观察城市的一个视角。当前,经济与文化的互融共促,文化“软实力”正演变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但其作用却不止于此。

  佛山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城市。如果你要写佛山,就不能只写佛山,要写中国“四大镇”“天下四聚”的辉煌史,商贾云集,制造业发达;也要写一座享誉千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岭南文脉绵延不绝。

  无论是穿越千年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产,还是制造业走向全球的城市格局,注定在佛山发展史上打上时代烙印。

  必须看到的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文旅行业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因此,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面对文旅热潮带来的新机遇,2024年佛山文旅火力全开,开局便打了一个“漂亮仗”:公开数据显示,与2023年春节相比,今年春节八天,佛山全市接待游客396.43万人次,增长76.77%;实现旅游总收入32.01亿元,增长156.08%,文旅市场“人财两旺”。

  流量渐起之后,佛山如何强势输出文旅能量,打造现象级爆款IP,变“流量”为经济发展“增量”?又怎么推进文旅融合,建设“既叫好又叫座”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

  

  撬动文旅“潜力股”

  

  近两年火起来的贵州“村超”、哈尔滨“冰雪游”、开封“王婆说媒”等文旅现象,不仅为城市引流,还带动周边住宿、餐饮、娱乐等市场的增长。

  这反映出,各地在为经济发展寻找新方向,用文旅赋能其他行业,成为当前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的必选动作。很显然,佛山也在付诸行动,撬动文旅这支“潜力股”。

  佛山发展文旅,底气从哪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佛山自古就是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岭南文化积淀深厚,工业重镇、美食之都、武术之乡等城市名片熠熠生辉,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佛山的文化景观,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人文优势。

  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文旅产业逐渐发展。全市目前共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国家3A级以上景区40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

  观察发现,正在逐步走向融合的五区,镇域经济活跃,文旅资源各有特色。各区通过适度错位发展旅游演艺、沉浸体验、乡村漫游、户外运动等新业态,打造文旅行业“新爆点”,均获评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由此可见,佛山文旅发展潜力大,不缺好故事,关键在于讲好故事的方法。要从全市层面加强文旅资源的统一规划、有效衔接,转化为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优势,形成长期的、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今年年初,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佛山首次提出要弘扬“十大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为此,佛山已组建激活“十大传统文化”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专题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实施措施。

  起步决定走势,2024年是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外界都在关注,接下来有何新动向。

  据透露,当前网络微短剧如火如荼发展,在国内外市场迸发可观的增长潜力。佛山计划抢滩布局微短剧赛道,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搭上这趟“流量快车”,推动佛山故事“走出去”。另外,基于西北两江、内河水网的宝贵水系资源,佛山将积极探索发展水系旅游。

  “今年争取引进2个以上在全国文旅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全年接待游客力争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50亿元。”佛山定下全年发展“军令状”,探索政府与社会、市场合作模式的创新,向着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进。

  

  持续造节“名利双收”

  

  翻看着今年的视频记录,市民陈女士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参加了这么多活动:龙年新春,一家人去看了大型歌舞《广东千古情》,享受沉浸式演艺;2月24日元宵佳节,举风车、提生菜走过通济桥,领略传统民俗魅力;3月23日,与40多万人同走佛山50公里徒步,丈量“绿美佛山”……她不禁感慨道:“不得不说,生活变得更丰富了,每周末各种文艺演出都想尝试。”

  近几年,当过节、造节与旅游相遇,必然要出现人流涌动的盛况。“以节促游、以节兴市”,新造一批什么样的“节”?重要的指标是活动的消费引爆力,特别需要关注当下银发一族和“Z世代”的消费需求。

  沿着这样的思路,传统节日之外,佛山采用“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模式,举办音乐节、美食节、啤酒节、戏剧节、艺术节、动漫节等节庆活动,聚拢城市烟火气、文化味。有的更是将“节”IP化,打造成每年举办的盛事,如佛山50公里徒步、行通济、佛山秋色、户外运动季、国际咏春拳大赛、中国龙舟大奖赛等品牌活动,从而实现“名利双收”。

  根据多家景区、文化街区、酒店披露的“开年战报”,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造节给佛山带来最直观的效益是增长的客流量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占比较多的二次消费。

  今年春节八天长假,祖庙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佛山创意产业园推出超多场文旅活动,日均客流6万多人次,同比去年春节期间增长60%;广东千古情景区接待约41万人次,演出61场,刷新全国千古情景区开业记录。

  春节假期前7天,岭南天地、东方广场、佛山创意产业园、华侨城欢乐海岸、佛罗伦萨小镇、千灯湖环宇城等佛山6个省级示范步行街(商圈)春节客流量超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9%,销售额达3.08亿元,同比增长7%。

  今年以来,佛山的演出市场逐步复苏,不少外地观众“跨城观演”后顺便旅游,“跟着演出来佛山”成本地游热点。“依托佛山一流营商环境,我们提升接待服务,联动多方力量,打通演出、餐饮、酒店、旅游等消费场景,提升在地化体验,接住这波异地‘一站式’旅游热潮。”佛山市体育场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世纪莲体育中心举办了4场演唱会,预计上半年将有10场,远超历年水平。

  文旅节事活动热度高,赋予城市更多可能和动能,如何延续?

  答案在今年的工作思路中,佛山强调大力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以促消费旺产业思维谋划文旅产业发展,整合资源推动跨界融合,推进文旅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真正打开思路搞活动造品牌。

  

  农文旅商走向深融

  

  在城市实践中,文化和旅游可以互促共赢、协同发展,而立足岭南文化,佛山也在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径,助推城市文化建设。

  最近几年,凭借南海大地艺术节、叠滘龙船漂移、佛山“西甲”足球联赛等城市文旅IP,佛山在全国获得较高关注,实属火了一把。

  随着大文旅时代的到来,国内文旅市场出现了较多新兴业态,文旅行业的边界正越来越模糊,外延在不断扩展。例如,旧厂房、老街道改造成为文旅项目,工厂、农村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

  消费者需求转变的情况下,文旅已不是规模制胜,而是创新取胜。从这个角度来看,佛山显露了哪些“真功夫”?

  ——发展沉浸式文旅。作为佛山2024年首个文旅项目,广东千古情景区大年初一一开业就成为大湾区的新春爆款文旅地标,带动佛山城市旅游热度一路飙升。大型歌舞《广东千古情》运用3D威亚、大型线阵、巨型LED屏、智能数字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演绎,让观众身临其境。

  “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极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城市,发展潜力巨大。”瑞安新天地商业总监、佛山岭南天地总经理陈纯表示,去年,通过政企联动活化夜经济载体,成功打造了佛山古镇首部沉浸式现代舞剧《岭南寻迹之剑合钗圆》,圈粉众多年轻人。陈纯透露,今年将推出升级剧目《岭南寻迹之鸿武魂》。目前在筹备新项目“岭南天地·八图里”,将融入更多户外生活场景,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前开业,带动消费升级。

  ——紧跟数字化趋势。近年来,5G、大数据、扩展现实技术等数字化科技要素快速发展,文旅融合迎来新契机。“影视数字化,是我们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国家层面推动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为我们打开了宣传城市名片的新思路。”缪柯(广东)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慧表示,正在积极推进与国际著名演艺院校的合作,以落户佛山为目标,引入新的资源、新的理念,并搭建一个以人才为主的孵化平台。通过企业自身的品牌项目、行业资源,吸引更多制作、创作等方面的团队来佛山发展,同时带动本地就业。

  ——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也是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的价值所在。走进南海区松塘村,人们无不为岭南古村落的韵味所吸引。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去年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乡村旅游日益红火。

  “优质文旅项目IP化带动效应明显,我们计划打造一条旅游线路,串联广东千古情景区、西樵山以及镇内的古村落,以吸引更多游客,并让他们愿意留下来。”西樵镇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陆祖桥表示,乡村旅游不仅美化环境,还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2022年,佛山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市”之后,新业态不断涌现。2023年,禅城区、南海区联合广州市荔湾区获得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资格,南海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进一步打响佛山文旅优势牌。

  据统计,2023年,佛山共引入32个投资额超2000万元的文旅项目,包括5个投资超10亿元优质文旅项目,投资总额达134.5亿元,涵盖高端酒店、文创园区、综合休闲度假区等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吴志才在媒体采访中道出佛山文旅发展新出路:“通过文旅体深度融合、城镇乡一体化、投资跨界合作等,带动消费升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他表示,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应相得益彰,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是趋势。佛山要打开门来做文旅,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站在城市营销的高度去构建自身的城市品牌,带来长远的发展动力。

  这是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每座城市都是值得挖掘的“宝藏”,赢得流量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想真正火起来,还需坚持长期主义,修炼内功,提炼具有辨识度的记忆点,借势互联网社交化、圈层化的传播,进行生活化、特色化的城市叙事。

 
     标题导航
~~~以节庆活动为强劲引擎,助推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深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视觉
   第A08版:天下周刊
文旅江湖风起,佛山靠什么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