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90岁博物馆研究员揭秘:

熊猫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素”的?

  

  据新华社重庆5月18日电  “我们从这块熊猫牙齿化石来看,小种大熊猫的牙齿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可以证明这一时期的大熊猫已经开始吃竹子了。”黄万波说。

  黄万波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如今90岁的他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担任特约研究员。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黄万波给记者讲述了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小种大熊猫的发展历史,以及大熊猫饮食习惯的演变。

  “小种大熊猫化石最早发现于广西柳城巨猿洞,1984年,我在重庆巫山龙骨坡首次发现了小种大熊猫的颅骨,这个颅骨比现生大熊猫的颅骨小得多,牙齿结构与更早期的熊猫相比,变化非常明显。其上第四前臼齿的主尖内面没有副尖,牙冠与齿根接合处也没有釉质凸起,俗称齿带,下臼齿也明显和现生大熊猫更像,便于磨碎、压断竹子。”黄万波说,这证明了这一时期的大熊猫由于生存条件变化,已经从肉食和杂食食性的始熊猫,进化到了以吃竹子为主的阶段。

  他介绍,小种大熊猫是一种世界上已灭绝的古生物,体长约1米左右,为现今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它们活跃在约200万年前。

  “我们可以推理这样的场景:在某一个时期,小种大熊猫可能为了躲避剑齿虎等猛兽,钻进竹林不敢出来,在此期间只能以竹子充饥。这更加锻炼了它们牙齿适应竹子的功能,为其后代以竹为生的习性打下了基础。”黄万波说。

  黄万波表示,小种大熊猫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现在的大熊猫一脉相承,其骨骼化石为研究大熊猫不同时期饮食习惯的转变提供了重要佐证,也对研究大熊猫与人类历史发展、生态演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我国濒危物种保护的旗舰种和伞护种。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大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等6大山系,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864只。

 
     标题导航
“云”健身、露营热、智能电器“潮”……~~~
民航局回应“3·21”东航事故相关报道:~~~
~~~科学家发现迄今中国最高树木
90岁博物馆研究员揭秘:~~~
~~~5月底前各地区各部门要完成全面排查
~~~
~~~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深读
   第A04版: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时事
   第T01版:赢在中考
   第T02版:赢在中考
   第T03版:赢在中考
   第T04版:赢在中考
   第T05版:赢在中考
   第T06版:赢在中考
   第T07版:赢在中考
   第T08版:赢在中考
   第T09版:赢在中考
   第T10版:赢在中考
   第T11版:赢在中考
   第T12版:赢在中考
   第T13版:赢在中考
   第T14版:赢在中考
   第T15版:赢在中考
   第T16版:赢在中考
新消费站上新风口
美方调查人员表示未向任何媒体发布有关调查信息
83.2米!
熊猫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素”的?
全面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规划调整公告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