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谢文骏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具宣冶
(除署名外)
“咚嗒咚咚嗒”……在练习室内,穿着黑色短袖的青年鼓手谭志辉(下称“志辉”)正手执鼓棒,他心中默念节拍,一双手迅速在低音大鼓、踩镲、小军鼓、通鼓、吊镲上上下翻飞着。一连串动感的音节被有力敲出,抑扬顿挫的鼓点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演奏带给听众强烈的感官刺激,让人深深沉浸在变化多端的鼓点当中,心也开始跟随着节拍摇摆起来。
志辉从初中开始接触架子鼓。十多年过去,爵士鼓练习演奏逐渐融入到他的生活当中。打鼓对于志辉而言,从情绪抒发、自我放松的方式,逐渐变为一种热爱与追求。他享受跟随节奏流动在音乐中驰骋的感觉,不断探寻将个性、风格及对音乐的理解融入到音乐中的方法,通过音乐表达内心,在音乐的世界中保持热爱,保持纯粹,永远年轻。
在一点点积累中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志辉今年26岁,他从小喜欢乐队音乐。志辉的父母跟高明SV乐队是老朋友,在他念小学五年级时,父母曾带着他前往高明SV乐队在高明一中附近开设的排练房参观。志辉还记得,当时,高明SV乐队已是外出接商演的职业乐队,团内有键盘手、主唱兼吉他手、贝斯手、鼓手,是一支新锐、有个性的乐队。
此后,志辉经常跟随家人前往感受乐队表演的氛围。他常常坐在第一排,近距离感受乐手们享受舞台的状态,耳边是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一浪接一浪,内心开始种下对舞台向往的种子。初中时期,志辉向家人提出想往艺术方向发展,得到家人支持,开始向SV乐队成员学乐器。受舞台上的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志辉最早感兴趣的是吉他。后来,他逐渐发现,鼓才是自己的最爱。因为鼓手在打鼓时发挥空间很多,可以用不同的节奏去表达一首歌,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很自由。
志辉之所以爱上鼓还有另一原因。一直以来,歌星陈奕迅是志辉的偶像,偶像新歌一出,志辉会马上把歌曲下载,戴着耳机反复听。起初,他只是集中听陈奕迅的歌声,忽略伴奏,到后来,随着听歌次数增多,志辉开始研究伴奏,他发现,鼓声就像伴奏中的骨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由此逐渐爱上陈奕迅的合作鼓手,爱上打击乐。
SV乐队鼓手海哥是志辉的领路人。面对一个初入门的新手,海哥并没有随意对待,而是以十分专业细致的方式传授知识,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讲起,由浅入深。志辉还记得,他第一首跟海哥学习的歌曲是《光辉岁月》。最初,志辉只能从模仿开始,一个拍子一个拍子地跟着老师练习,动作很笨拙。随着练习增多,他开始在一点点的积累中慢慢加深对节奏的理解,技术得到提升。
为方便练习,志辉还购买了哑鼓,鼓棒敲击其上会发出沉闷的声响,最适合用来练习基本功。每天,志辉会听着节拍器,对应节拍在鼓上重复敲打,练习单跳、双跳、复合跳等基本技巧。后来,随着学习难度增加,他每天保持三小时以上的乐器练习时间。有时,为了比赛,他可以整个假期都留在校园里练鼓。
刚开始,志辉以声乐为艺考主专业,以架子鼓为副专业。随着对打鼓兴趣越来越浓厚,他干脆把架子鼓转为主专业。之后,他打鼓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就开始把掌握的律动节奏放到时下流行的歌曲伴奏中。例如他很喜欢陈奕迅的一首歌,会尝试着将学到的一段节奏放入相似的歌曲片段里,即兴开展练习,让练习变得更有趣。
享受不同乐器声交织一起的共鸣感
在高明一中音乐班学习的过程中,志辉结识了美术班的一群乐队迷。课后,美术班的同学很喜欢在寝室玩吉他。久而久之,志辉跟他们熟络了,几个小伙伴相见恨晚。当时,他们都十分喜欢一个来自中国香港的乐队组合,乐队代表作是《森林》,有空的时候,一群人会一起合奏偶像乐队的音乐。
高明一中社团文化丰富,其中摇滚社是校内知名社团之一。志辉学的架子鼓偏现代,他更喜欢到摇滚社活动。后来,志辉与美术班几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干脆成立了一支乐队,吉他手兼主唱阿毛、贝斯手阿C、键盘手阿耀,再加鼓手志辉,一支乐队初见雏形。乐队走朋克风格,强调个性张扬,追求自由与情绪释放。
摇滚社是一个自由而多元的空间,可以容纳下许多有趣的灵魂。每到下午第七节课,乐队成员会聚在一起,大家把乐器准备好,或是合奏新出的流行歌,或者尝试创作团队专属的原创歌曲,又或是准备晚会节目,开展排练等。对于志辉而言,成立乐队带给他许多宝贵的合奏机会。以往,跟许多架子鼓专业生一样,他师从专业的架子鼓教师,学习的是一套系统理论,经常围绕一些知名的节奏片段、固定曲目开展训练,追求技术钻研。乐队是供他自由发挥、自由翱翔的空间,他可以跟朋友一起合奏,享受不同乐器声交织一起的共鸣感。
更刺激难忘的是,乐队曾组织过街头快闪演出。四名乐队成员约定演出时间后,每周挤出固定时间展开排练,费了不少心思和力气将乐器运到世纪广场,尤其志辉的架子鼓部件较多,还得准备推车装运。入夜后,几名成员在广场上布置场地,乐器搭设完毕后,志辉敲响吊镲,乐队演奏正式拉开帷幕。澎湃的音乐吸引来大量散步的市民,他们围着乐队环成一个大圈。在正中央,几名乐队成员专注沉浸在演奏当中,享受着自由的舞台。“这是乐队第一次将自己的音乐带出校园,是一次疯狂、大胆的演出。”志辉说。
职业的乐队如果没有名气,很难坚持下来,纯爱好支撑的乐队更难坚持。即便成员几人各奔东西,前往不同的城市念大学,但每当有活动,乐队成员还是会聚在一起。后来,随着乐队技术越来越成熟,也曾受邀到广州参与不同的livehouse乐队拼盘演出。
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和魅力
志辉念大二的时候,高明争高文化公司主理人特别喜欢乐队演奏,曾邀请小众的乐队聚在一起举办粉葛音乐节,这是本土小众乐队爱好者共聚的狂欢盛会。音乐节邀请嘉宾门槛不高,包括学生乐队也能参与其中,享受舞台。当时,音乐节是在一个停车库二楼平台举办的,这种场景设置很新奇,将对自由与不拘一格的追求拉满。
志辉和乐队其他成员认为,这个音乐节与乐队很投缘,给了他们宝贵的登台亮相机会,他们十分期盼本地有更多类似的盛事。不过,由于当时乐队四人仍在读大学,没有独立经济能力,不能出钱支持,他们就为活动出力,和公司工作人员一起到车库搞卫生,把场地的积尘、垃圾清走,留出表演舞台、观赏区的空间。
志辉觉得,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事。他十分佩服争高文化的主理人,以乐队表演为主题的音乐节本身相对小众,但他能够坚持去办这样的音乐会,这种做法引发了许多本土乐队人的共鸣。志辉认为,每个人喜欢的音乐都不同,有些听众喜欢安静抒情的音乐,有些听众喜欢激情躁动的音乐,但无论哪一种音乐,都是值得尊重的。志辉一直热爱摇滚音乐,他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感受到摇滚乐的精神、乐队的精神,爱上摇滚乐。
大学毕业后,刚步入社会,志辉也曾迷茫过。起初,他在杭州当了两年教师,刚入行时,因为乐器演奏和教学完全不一样,他需要重新探索教学的方法。他想起了高中时的乐器指导老师,想起他幽默生动的上课风格,也想起了曾经教他民族打击乐,让学生尝试理解民族打击乐演奏气和韵的大学专业老师,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两年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发展,离职时,学员们在汇报演出上的完美表现让他既惊喜又感动。
如今,虽然从事其他行业,但志辉从来没有丢下鼓棒,也从未放弃过自己对打击乐的热爱。去年,志辉在圣诞节时与前辈老师键盘手明哥有过短暂合作,没想到,今年他会邀请自己参与在高明影剧院举行的张国荣专场演唱会的演奏。为了不辜负前辈对自己的信任,志辉花了很多时间练习,整场演唱会有20首歌曲,志辉把每首歌认真听几十遍,把原版谱子节奏全部记下来,每晚结束工作回到家,他都会戴起耳机在电子鼓上练习到凌晨一时多。
最终,志辉完美完成张国荣专场演唱会的演奏。他还记得,演唱会大概在第五、第六首歌演奏完后设计了乐手solo的环节,每个人8分钟,大屏幕上会显示乐手的名字,当现场观众掌声为乐手响起时,这是乐手最耀眼的时候,在自己的价值被观众看到的一瞬间,志辉内心充满自豪和满足。
张国荣专场演唱会成为志辉在本地乐队圈子亮相的一次重要机会。他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乐队老师,跟他们有了合作的机会,对此,志辉很珍惜,也很感激。目前,他与友人正在筹备一个音乐空间,他希望这个空间能够成为高明本地拥有共同兴趣青年聚集起来玩音乐的阵地,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和魅力。
6月30日,志辉继续受邀参与beyond专场演唱会演奏。歌单中一首《光辉岁月》像是把他拉回到十多年前,他第一次拿起鼓棒学习的时候。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坚持是一切事物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多年过去,志辉早已从当初的锋芒毕露变成如今越来越沉稳内敛。“咚嗒咚咚嗒……”在练习室内,志辉坐在鼓前,为新一轮的演唱会练习着,他静悄悄地努力着,鼓身像是不断地积蓄着力量,迎接下一次的碰撞与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