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完善加氢网络、拓展应用场景,南海部署下半年氢能产业重点工作

进一步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

活动现场亮相的氢能物流车。
  

  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宁 实习生袁锦浩 通讯员南宣、梁楚洪

  7月10日,2025年南海区氢能产业下半年工作推进暨丹灶镇增资扩产现场会召开。会议对2025年下半年南海区氢能产业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发布《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布局13项重点 推动产业发展

  

  上半年,南海氢能产业聚焦“场景驱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下半年,针对南海氢能产业特点,结合遇到的困难与瓶颈,南海计划从保障氨氢供给、完善基础设施、产业补链强链、应用场景拓展,以及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5大维度13大重点事项着手,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保障氨氢供给方面,南海区将积极推动本地制氢项目投产,并拓展外地供给渠道,进一步提升氢能供给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南海区计划优化完善加氢站点布局,加快在建加氢站项目进度,推动撬装式加氢站项目等方面发力。未来,南海还将以全区186座加油站为基底,全面构建完善科学的全区加氢网络。

  产业补链强链也是重要一环。南海区将精准服务已落地项目,支持区内龙头企业发展,解决扩产瓶颈。对于在谈项目,南海区将加速突破,推动项目落地。此外,南海区还将进一步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梳理氢能产业的短板与不足,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集聚南海。

  应用场景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南海区将以“交通先行,一产示范,二产突破,三产创新”的格局,今年全力推动投放1000辆氢能车,落实“以电促氢”战略,加快氢能两轮车的投放。同时,南海区还将启动中广核“光电氢渔”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掺氨燃烧发电示范项目的中试工作,并全面投放氢咖啡机,打造丹灶氢谷“产学研”线路,推广南海氢能车、综合能源站运营模式等。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影响力,南海区将举办“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同期举办氢能论坛、产品展会和项目签约等活动,为南海氢能产业提供一个展示最新成果、扩大影响力的平台。

  当天,《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正式发布。该办法聚焦基础设施完善、氢气降本和终端应用推广三大核心领域,以普惠性政策体系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周期支持。

  

  企业引领示范 增资扩产热

  

  政策引领方向,企业践行发展。会上,南控集团、中新氢能、昇辉新能源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氢能乘用车和商务车推广计划、加氢站建设战略、氢能产业的战略布局。据悉,今年南控集团计划首期完成不少于50辆氢能公务车采购与租赁准备,2025年底实现不低于100辆氢能公务车投入使用,并重点投放1000辆氢能物流车辆。

  现场,5个氢能项目和3个增资扩产项目正式签约,涵盖氢能公务车持车平台、综合能源站建设、储氢装备制造、氢能工程车辆应用等关键领域。这些合作将进一步构建完善从制氢、储运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南海打造全国氢能发展的标杆注入强劲动力。

  由南海区国资局下属企业联达公司和中新氢能,投资建设的丹灶赤坎智慧综合能源母站项目也在当天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创新性地集光伏发电、制氢、加氢、加油、充电五大功能于一体,真正实现了能源服务的“一站式”供给。在制氢方面,项目同时采用ALK、AEM、PEM三种技术路径,形成优劣互补、协同增效的先进制氢体系。

  作为南海氢能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丹灶镇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迎来新一轮增资扩产热潮。丹灶镇镇长钟强表示,2025年,一批扎根丹灶多年的优质企业,纷纷启动了新一轮的增资扩产计划,涵盖新能源、智能安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核心产业领域。今年上半年,已出让工业用地432亩,为澳亚新能源、佳丽美半导体等6家企业提供近200亩土地实现增资扩产。

  接下来,丹灶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用地收储和出让力度,优化园区建设,热烈欢迎并优先保障新能源(氢能)、新型电力装备、新材料、智能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中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增资扩产项目。

  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当下,南海要有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将人文经济作为南海新经济增长点和氢能产业的重要推动力,为南海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标题导航
完善加氢网络、拓展应用场景,南海部署下半年氢能产业重点工作~~~
“外贸优品 悦购佛山”高明馆开门迎客~~~
~~~禅城供水公司持续提升供水安全保障
~~~南海大地艺术节再度入围人文城市领域权威奖项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经济
   第A05版:五区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时事
   第A08版:全媒睇
进一步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
快来家门口 淘外贸好物
推动水网焕新赋能城市更新
“艺术+”探索城乡融合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