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秋分:品味收获的美好

这是9月22日在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拍摄的稻田画(无人机照片)。金秋时节,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十余幅“稻田画”在约3000亩的大田里呈现。/新华社发
为迎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多地举行农民趣味运动会,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22日,江苏省海安市角斜镇老庄村农民参加挑箩筐比赛。/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秋分日后,太阳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从此一步步走向深秋。

  人间最美是清秋。北宋文学家谢逸在《点绛唇·金气秋分》一词中写道:“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仿佛一夜间,南方桂花的香气就随着阵阵秋风飘散开来。此时北方的枫叶红色渐浓、银杏叶开始泛黄,岁月在刹那间定格成风景画。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如果说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秋天就是品味收获的美好时光。到了秋分节气,田野里玉米长势良好、稻谷飘香,大江南北到处充满着丰收的气息。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今年的秋粮生产经受了种种严峻考验,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通过不误农时保春耕、全力抗旱保夏播、持续抓好秋粮田间管理,用辛勤的汗水努力夺取秋粮丰收。沉甸甸的收获里,都是亿万农民的奋斗印记。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寄托着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对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对亿万农民的牵念,为秋分节气增添了更多内涵。

  今年9月23日,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结合农耕文化,聚焦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农业非遗文化展演、乡村美食品鉴推广、农民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节日活动,展现乡村味道、田园生活。今年还将重点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等活动。古老的农耕文化与现代技术、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水乳交融,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其实说起丰收,并不只是农作物的丰收,也是农民生活水平的丰收、精神面貌的丰收。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富民产业稳定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收获的喜悦沁进心里,而更多绿色、优质的农产品送到全国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秋分,仍然是农家的忙碌时节,忙收获也忙耕种。农民们需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避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越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一代代农人就这样辛勤耕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正是对作物收获的最高礼赞。

 
     标题导航
~~~
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喜迎二十大
   第A03版:喜迎二十大
   第A04版: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文明佛山
   第A07版:民生
   第A08版:时事
秋分:品味收获的美好
多领域对外投资保持增长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