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艳纯 通讯员三人宣
一年风雨兼程,一年春华秋实。
组建调研组对18项重点监督项目现场“把脉”,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完善代表述职体系,白坭镇人大创新述职做法被评为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推行建强“三支队伍”,跑出惠民履职加速度……
2024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12次、主任会议16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30项,作出决议、决定19项,组织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57次,圆满完成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交出一份厚实的履职成绩单,以实干担当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活力。
有力监督 促党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过去一年,三水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奏响城乡协调发展“协奏曲”。三水区人大常委会以支持推进“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监督工作,突出重点,通过调研视察、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形式,为三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赋动能、添活力。
选取18项重点监督项目,三水区人大常委会组建6个调研组深入镇村一线、产业园区、项目现场“把脉问诊”。专题询问会上,三水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三水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情况连发12问,相关部门、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积极应询,双方在真问实答中探寻“百千万工程”实施良方。
作为佛山北向战略的主战场,三水全力以赴打造大平台、发展新产业,推动佛北战新产业园加速成型。2024年全区招商引资再次突破800亿元,其中战新产业占比超八成。
三水产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背后,有三水区人大常委会的护航保障。
三水区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进佛北战新产业园和重点项目建设,监督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三水战新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壮大。同时,组织开展多场监督调研,聚焦全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业用地红线控制情况等,助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高标准建设3.0新型工业园区保障发展空间,夯实三水制造业当家根基。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结合“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三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642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115场,专项监督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发动代表带头植绿护绿,种植“人大代表林”,凝聚合力助推“头号工程”成势见效。
聚焦民生福祉,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同样多点发力。
调研视察教育集团化办学、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及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动员代表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支持全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专项监督整治停车秩序工作,推动公共停车泊位供给有效提升……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将“监督项目清单”变为“民生幸福账单”,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从探寻“百千万工程”落地良策,到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再到推进实现更优质均衡的民生福祉,三水区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以实实在在的监督实效落实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回应群众的期盼。
锐意创新 有效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活力所在、潜力所在。2024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多元代表履职平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代表履职实效。
2024年7月26日,佛山市人大代表(三水区)述职工作会议召开,从三水区选出的6名市人大代表述职亮答卷,参会人员提意见建议。
这是自2024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佛山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暂行办法》后,佛山以三水区作为先行点,首次组织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此举有效落实人大代表接受群众监督的要求,更能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切实增强了人大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止于此,在榕树头下,人大代表摆出桌椅板凳,面对面向选民代表作述职报告,讲述履职情况、接受群众提问并现场答复。现场群众反应热烈、踊跃举手,推动“民声”与“民生”来一场“双向奔赴”。
过去一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完善代表述职体系,通过探索榕树头述职、制作网上述职视频、建立述职评估制度等措施活化述职方式,推动基层代表述职前移。
其中,白坭镇人大创新开展区、镇人大代表回选区述职活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该创新做法还获评为第七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促使代表更好发挥作用,既有监督也有激励。
2024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案例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树立示范引领,激励代表们履职增效。
三水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共收集整理出3类案例共55份,其中,创新述职新形式,搭建服务连心桥”等7个镇(街)案例获评三水区县乡人大工作创新优秀案例,“《以“三转三融”点绿成金迸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等12个案例获评三水区人大代表履职特别优秀案例,“关于加强三水区教育集团发展的建议”等10个案例获评三水区2024年度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
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主阵地。三水区人大常委会抓住代表联络站这个关键,依托实体平台突出延伸功能、特色建站,借力互联网技术等,推动“数量建站”迈向“质量兴站”。2024年,白坭镇、芦苞镇中心联络站获评全市十大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案例。
三水区人大常委会还全面建强统筹协调队伍、人大联络站工作队伍、人大代表队伍“三支队伍”,加强部门、代表、群众三方密切联系,组织代表聚焦改革发展和民生法治热点难点,进园进企、进村进社召开市民议事会26场,助力有效发挥代表作用。
过去一年,三水区通过代表进站走访、主题活动、民生微实事等载体,“线上+线下”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意见建议和微实事需求561条,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强基固本 打开法治三水建设新格局
过去一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积极作为,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推动法治三水建设迈出崭新步伐,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从理念化为实际行动。
“推动绿美建设,集中履职为民”“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百千万工程’,助推城乡协调发展”……过去一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携手三水融媒,精心打造推出“人大工作微课堂”“人大普法进行时”“人大代表履职记”等融媒栏目。通过创新传播形式,以一系列生动且富有内涵的融媒产品全方位展示基层人大工作,强化社会普法宣传,引领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执行和能力建设,开展专项宣传、培训和检查,高质高效完成备案审查工作, 强化制度落实到位。
执法检查是推动法律贯彻实施的重要抓手。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执法检查利剑作用,规范组织实施、整改落实、成果运用,组织或协助上级人大,对《体育法》《退役军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有力保障了法律法规在区内的正确有效实施。
此外,着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软硬件升级,积极调动职能部门、人大代表、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立法。过去一年,共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征求立法意见和立法后评估21次,促进立法更贴合实际、更能反映民意。
在法治工作监督方面,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法院、区检察院的相关专项工作报告,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区政府访源治理、人民调解等多项工作展开调研视察,监督支持全区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规范有序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助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方位筑牢法治根基。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庆祝座谈会,编印纪念册,回顾人大发展历程,研究部署新时代人大工作。
过去一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加强自身建设,修订常委会议事规则,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和监督管理,确保人大工作有序推进,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大工作队伍。抓好基层人大建设,实施“一镇街一品牌”,鼓励镇街人大创新。2024年,三水区建强“三支队伍”、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均获评全市十大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2025年,三水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聚焦改革发展,为三水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相关链接
三水区人大常委会
2024年主要工作
亮点扫描
1.全年共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12次、主任会议16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30项,作出决议、决定19项,组织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57次,依法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人民陪审员39人次。
2.结合“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642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115场。
3.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征求立法意见和立法后评估21次。
4.深化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组织评审并监督实施民生微实事31项。
5.白坭镇人大创新述职做法被评为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6.三水区建强“三支队伍”、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分别被评为全市十大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白坭镇、芦苞镇中心联络站获评全市十大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案例。
7.用好用活“人大工作微课堂”“人大普法进行时”“人大代表履职记”等阵地载体,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