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郑泽聪 通讯员毛丽婷报道:“校巴来啦!”连日来,佛山市三水顺景运输有限公司(下称“顺景公司”)的28辆校巴穿梭于大街小巷。在校巴的护送下,三水区西南街道、芦苞镇辖区内5所小学和幼儿园近2400名孩子开启崭新学期。然而,在不久前,由于顺景公司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这些校巴的运营陷入了困境。所幸的是,在三水区法院的全力推动下,曾经资不抵债的顺景公司通过破产和解,如常开展校巴运营。
顺景公司成立于2005年,深耕三水区公共交通运输领域近20年,经营校巴、旅游包车等公共服务业务。2020年,顺景公司资金链逐步断裂,拖欠债务1000多万元、工人工资180万余元,公司因此涉诉30余件案件,银行账户被多家法院查封,最终资不抵债。今年7月,顺景公司法定代表人向三水区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书。受此影响,今年9月开学时,2000多名学生如何上学成为一大难题。
7月12日,三水区法院正式裁定受理顺景公司破产清算案。此时,距离学校新学期开学不足50天。“案件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三水区法院迅速组成由副院长杜广锵担任审判长,两名资深法官担任成员的合议庭。仅用一天,合议庭即完成了指定公司管理人、作出协商指定管理人决定书、出具管理人报酬方案及刻章函等文书、发布债权申报公告等一系列工作。
组织管理人接受债权申报,完成财产调查、债权审查等工作,依管理人申请冻结顺景公司两股东各50%的股权,将公司账户存款划扣至管理人账户……合议庭有条不紊推进工作,跑出破产审判“加速度”,拿起“绣花针”做好“细致活”。
“综合考虑,顺景公司完全具备‘自救’的可能,我们法院应该‘扶一把’!”三水区法院合议庭相关负责人表示,权衡之下,破产和解是顺景公司现阶段的最优解。
为此,合议庭反复与债权人、职工代表沟通、解释破产和解制度,债权人逐渐意识到破产和解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佳途径。8月11日,经与大部分债权人充分沟通,顺景公司以其具备继续运营盈利潜力为由,提出采取破产和解的方式分期偿还债务,向法院提交了和解协议草案。
得益于合议庭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及看到顺景公司所做的努力,债权人、职工代表等逐渐对顺景公司日后的发展重拾信心。60余人的职工团队中仅有1人离职,其余都选择留下。
8月14日,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顺景公司和解协议草案顺利通过表决。8月28日,债权审查异议期满,法院依法作出民事裁定,认可顺景公司和解协议。同时,合议庭要求管理人继续落实好自身职责,监管顺景公司严格按照和解协议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