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郑泽聪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郑泽聪、何艳纯、杨立韵、邵巧玲、陆雨明
受台风“海葵”外围云系和季风影响,9月7日夜间至8日,三水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暴雨。9月8日早晨,三水全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受此次暴雨影响,全区部分区域出现水浸、树木倾倒等险情。
面对险情,三水各级各部门纷纷闻“汛”而动,全力迎战,冲锋在暴雨防御和抢险救灾第一线,护航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在三水全区的努力下,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了灾害风险损失。
直击
多个路段出现水浸情况
9月8日早上,记者走访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发现,三水多个路段出现水浸情况。
7时50分,记者在西南街道西青大道与建设一路交汇处看到,街道出现水浸,几辆小车被困在路中央动弹不得。记者留意到,积水大约成人膝盖的高度。由于雨势太大,不少准备出门的市民在路边观望停留,不敢贸然涉水。
早高峰时段,受暴雨影响,云东海街道的南丰大道广汽丰田对开双向路段、南丰大道路路通对开南往北方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浸,导致车辆通行缓慢。三水交警部门及时调配警力,最大限度将警力和装备摆上路面,并通过远端信号管控、路口提示绕行等方式全力疏导交通。
为何台风“海葵”残余的威力如此严重?三水区气象台预报员王泽宇介绍,此次超历史极值强降雨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由于缺乏气流引导,台风“海葵”残余涡旋移动缓慢,螺旋雨带在我省上空停滞少动。9月7日至8日,珠三角地区处于涡旋东侧西南季风和东南气流汇合,高层辐散条件好,强降雨云团源源不断生成;雨带具有列车效应,强降雨云团反复“碾压”珠三角地区,导致累积雨量大,极端降雨突出。
在本次暴雨中,三水各镇街录得最大雨量均超过100毫米。白坭镇录得最大降雨量307.2毫米,西南街道录得最大降雨量302.3毫米,云东海街道录得最大降雨量292.6毫米,乐平镇录得最大降雨量194.4毫米,芦苞镇录得最大降雨量148.6毫米,南山镇录得最大降雨量135.3毫米,大塘镇录得最大降雨量125.0毫米。
不过,这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9月8日下午3时30分左右,三水暴雨逐渐停息。当晚8时30分,三水区解除红色暴雨预警。
守护
各级各部门向险而行
9月8日10时30分,云东海街道一小区发生土方坍塌,三水公安民警获悉后迅速到场处置。坍塌区域靠近车库,由于受暴雨影响,泥土松散,直径约7米的土方突然坍塌,导致路边部分树木也跟随倒塌。
见此,民警迅速将现场围蔽起来,一方面联系相关车主,陆续对车辆进行撤离,保障群众安全;另一方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坍塌区域进行防护,避免坍塌区域扩大。
这是全区在此次暴雨中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的一个缩影。风雨很大,但有一群人始终冲锋在前,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三水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后,白坭镇网格长、网格员联合村委会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及时对网格内41名独居老人、89名特殊群体走访排查,挨家挨户查看屋内是否进水、窗户是否漏雨等安全隐患情况,提醒居民关好门窗。
当天,云东海街道防汛路、永业路等路段出现树木倾倒和水浸。对此,云东海街道应急部门、消防部门及时消除路边树木枯枝跌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快路面排水,确保市民群众出行安全。
随着强降雨“列车”不断驶过,西南街道部分路段出现水浸。西南市政所排涝人员通过打开雨水栅或沙井盖的方式加速排水,并对积水较深的地段如健力宝南路桥涵、西青大道桥涵进行交通封闭,安排人员疏导交通。
粮食安全也被悉心守护。南山镇农业农村办迅速行动,深入一线,先后巡查东洲、大埗塘、良屋等农田情况,全力做好农田防汛排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