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6家储能企业落户 28个储能项目签约

南海区产业链对接活动硕果累累
  

  佛山日报讯 记者李年智 通讯员郑雅威报道:5月29日,由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指导,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促进中心承办的南海区“储产业之能·蓄腾飞之势”新型储能产业链常态化服务之“储能产业链招商项目、储能电站项目签约”活动在瀚天科技城举办。活动现场,6家储能产业链企业现场签约落地南海,28个工商业储能项目供需双方签约。

  活动上,佛山市皇鼎储能有限公司、广东储宸新能源有限公司、佛山崇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斐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绿电华核能源有限公司、佛山能盈一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家储能产业链企业签约落户南海区,有望进一步壮大南海储能产业链条,完善南海储能产业生态。

  一次性迎来6家储能企业落户,企业为何纷纷选择南海区?

  一方面,南海区工商业企业对新型储能的需求巨大。2024年1~4月,南海用电量同比增长超10%。在市场需求方面,南海区拥有8万余家制造业企业。据测算,目前南海区用户侧潜在储能总装机规模约4.4GW,电网侧潜在储能总装机规模约4.7GW,潜在装机规模共9.1GW,对储能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南海区对储能产业高度重视,给予企业租金、运营、做大做强、稳供应、融资、市场开拓、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支持。

  “南海储能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前景一片大好,我们提出了2025年实现2GW的目标,截至2024年5月,全区已建、在建、在谈储能电站项目1.4GW,充分证明广大企业对储能的广泛需求。”南海区发改局局长张家玉表示,相对于长三角等地区,南海储能产业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挖掘。南海已建立了从研发到产业、从平台到资金、从工作到生活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希望更多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到南海投资兴业,进一步做大南海储能产业生态。

  去年8月,南海区印发《重点产业链常态化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围绕供需对接、精准招商、做强企业、科技创新、要素支撑、优化环境六大方面,对18个优势产业建立产业链常态化服务工作机制。其中,新型储能被纳入常态化服务保障的重点产业链。

  为了让新型储能行业企业在南海找到市场,让存量工业企业找到适合的储能解决方案,南海区由区新型储能产业促进中心牵头,开展新型储能产业链常态化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是今年开展的第5次活动,其目的是开展精准供需对接。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对接会是一个信息交流和需求对接的平台,政府部门就是‘服务员’‘店小二’,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把企业遇到的困惑解决掉。”张家玉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精准对接产业需要、企业需求,全力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全方位服务,政企联动共同推进南海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题导航
~~~南海区产业链对接活动硕果累累
~~~区镇国资联合打造政企学研区域综合型标杆园区
~~~“顺峰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聚焦新质生产力
~~~丹灶总商会赴深圳参观访问大疆、比亚迪总部
~~~项目计划8月正式投产,可年产50万千升啤酒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经济
   第A06版:民生
   第A07版:时事
   第A08版:发现
6家储能企业落户 28个储能项目签约
龙江新智产业园动工建设
传统制造业强区如何向“新”突破?
学习先进经验 激发创新思维
嘉士伯佛山酒厂拉罐线启动试生产